第156章:勾画_一枪刺回大唐
笔趣阁 > 一枪刺回大唐 > 第156章:勾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6章:勾画

  见宋通面带笑容,却是欲言又止,崔希逸更是想急于知道他的想法。

  也不待崔希逸催促,宋通继续说道:“暗中习练兵马,安心等待良机。除此之外,呵呵,就是各自忙碌正常事务,并不需要着急。因为,某猜测,既然乞力徐欲要报复,那么就大概率要到来年春天,才会发动反击。”

  崔希逸听了他的话,既感到暂时欣慰,又为明年春天可能到来的大战,有些担忧。

  宋通笑着连连安慰,只说尽管放心。

  看到宋通信心充足的按样子,出于对他既往事迹的认可,崔希逸也就暂时宽心。

  那边,李氏与崔静怡叙谈完毕,也要告辞。宋通和崔希逸听到院子里传来她们的对话,也就从旁边的屋子里走了出来。

  再对爱女安慰嘱咐几句,崔希逸与李氏也就离去。

  宋通将他们送出院外,再回到卧室内。崔静怡还是半倚着“倚几”,沉闷地发着呆。

  宋通凑近她的耳边,轻声说道:“三娘子应该展颜才对。”

  崔静怡抬眼看向他,问道:“为何?”

  “否则,”宋通压低声音,笑着说道,“怎能尽快生娃?”

  崔静怡听罢,立刻面红耳赤。口中念声佛号,她连忙说道:“千万乱语!”

  随后,两人再低声说笑几句。

  崔静怡本来只是一时吃得不合适,才闹肚子的。现在既经过了调养,再有宋通煎煮的药物喝下。现在,二人不停说笑,精神更是大好。

  精神愉快,真的沉疴病人都会减轻病状,更何况已经得到精心照料的崔静怡。

  因此,本就年轻体建的她,病况迅速就好了起来。

  崔静怡很快安好,宋通放心之余,再抓紧时间,去察看东郊的庄稼生长。

  已经进入秋天,田地里的庄稼,除了粟子、豆类、棉花,依次开始收获。

  收割完毕,广袤的田野中,显得尽是一片空旷。

  农活暂时告一段落,百姓们得以进入休闲时光。

  各家各户,开始喝上了自己酿造的葡萄酒的同时,更于不觉间,增添加了几件衣物穿在身上。

  宋通带着段晏、可斡朵利来到东郊,监督兵民晾晒豆类,以充马料。可斡朵利前去检视,宋通和段晏暂时骑在马上巡看。

  天空中传来阵阵啼鸣,二人不禁同时抬头看去,正见排成一字或者人字的几队雁阵,在晚霞的辉映中,鼓翅东南而去。

  二人收回目光,再看向田野:只见四处郊野中,尽显深秋的景象。

  大小村落中,少了匆忙耕作的身影,多了喧闹的祭拜社神的人群。

  村夫、村妇们祝舞完毕,待腰鼓、铜钹的震耳响声,逐渐安静下来。他们又喧笑着,焚烧掉刚刚用于祭拜的纸画神像,以及草木捆扎的牺牲用品。

  原野中,村民舞蹈踩踏起来的尘土还未落定,一股股青烟,又不断在各处升起。

  “‘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’。我们或许也像是那些草木捆扎的‘刍狗’一般:有用时待之以重礼,无用时弃之如敝履。”段晏略带忧伤地说道。

  听着他的话,宋通不禁笑了:“段三兄这是有意曲解。老子是在教诲人们应仿自然之道,安居生业。”

  段晏只是点点头,没有答话。

  宋通沉默片刻,再喃喃说道:“若真能得重礼一时,也说明是有用于人间。”

  “‘自然之道’?从古至今,可有一日如此么?”段晏想着宋通刚才说的话,再怅然地问道。

  宋通也不和他争辩,这本来也是说不清的问题。

  一阵秋风刮来,地上的尘土被卷起来,与干枯的落叶一起,舞向半空。

  宋通眯着眼睛避开尘土后,再看向段晏说道:“‘悲哉,秋之为气也。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’。段三兄是在学那古时的宋玉悲秋了?”

  “传说宋玉有七十多岁的阳寿,若是可以,段某并不要宋玉才学,只要有他寿命亦可。”段晏苦笑一下,感慨地说道。

  “虽说‘人生七十古来稀’,但依宋某看,段三兄必是成仙之体!”宋通打趣着说道。

  段晏看了一下宋通,不再说话。他跳下马去,依次查看农夫们筛选豆料。

  可斡朵利走过来问道:“军使,棉花既然收得一部分,可以织布了么?”

  宋通立刻想起此事:以纺织麻布的机械纺织棉花,也是可以的。但要是能够大量纺纱抽线,以及更快速地织布,那就需要对纺织机进行改良。

  如果对纺织机改良,首先就要对生产组织整改。

  想到这里,他不禁大笑起来。

  可斡朵利见状,只觉得一头雾水,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开心。

  宋通也不回应,只说要赶回凉州城内。说罢,他马鞭一挥,青骢兽立刻咆哮一声,奔回凉州城内。

  进城后,他直接回到军府。

  向阿史那博恒询问了崔希逸的所在,宋通快步走去内堂。

  正在查看邸报的崔希逸,见到宋通兴冲冲地走来,也就笑眯眯地看向爱婿。

  拱手施礼后,宋通立刻建言:“请求在凉州城内外的水渠边,让出,或者重新竖起一部分水车!”

  崔希逸听罢不明所以,只好继续耐心听他讲下去。

  宋通现在是想要模仿,可以同时纺出多根纱线的“珍妮机”。

  “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在纺纱机前端,再用一个纺轮带动,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线了!”宋通拿过一支蘸水笔,在一张空白纸张上正要画去,被崔希逸拦住。

  翻出一张已经写了一面的纸,崔希逸再递给他:“纸张得来不易,务须珍惜。六郎,你先在这张纸的背面勾画。”

  宋通答应一声,就在这张纸的背面勾勒起来。

  画出大致的模样,崔希逸听个大概,但也很“配合”地连连点头。

  “这只是初步改良的。”宋通说罢,再另画出一个水车,用水力杠杆带动着,另有几排大型的机械。

  随后,他再对崔希逸说道:“大使,这些可以用水力带动。有了这样的纺纱机,再配合水力织布机。这样就会更多地制造出棉布出来!”

  崔希逸越听越糊涂,但也想到了问题的关键。

  沉思了一会儿,他看着宋通,发出了疑问:“六郎,这些机械虽然精妙,但是棉花的产量,却是并不多的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6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6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