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:金器_一枪刺回大唐
笔趣阁 > 一枪刺回大唐 > 第150章:金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0章:金器

  车夫一边拉住拴系犍牛的缰绳,一边投也不敢回地大喊:“拉住车后的绳索!”

  宋通几步赶去,从车尾摘下一根粗麻绳,并用力后仰身体来拽。

  这根麻绳的前端,系着一根粗糙的软木棒。这根木棒,平时不用时就因麻绳的松弛而悬在车轮前,或者系在车身上。

  像这样下长坡时,就需要有人从后面辅助拉拽,以起到刹车的作用。

  车身沉重,宋通一人肯定也是拉不住。其他侍卫也过来几人,帮着一起后拽麻绳,以减小牛车前冲的力道。

  即便如此,车轮还是一边“吱嘎”响着,一边左右打摆。阿史那博恒等人在车侧拉拽得费力,再连声大喊来人帮忙。

  他正在手忙脚乱之时,忽然有许多人影到来身边。原来是神武营的兵士们,还是听说了崔希逸提前离去的消息,因此赶来相送。

  见到牛车下坡费力,兵士们一齐发生喊,蜂拥前来辅助。

  有的跑到车前,伸手抵住车辕;有的帮着宋通等人拉拽“刹车”;有的到来车身边,扶住车身。

  眼见同袍来到声旁帮助,阿史那博恒心中感叹:昨夜对同袍们,的确太过失礼!

  下了山坡,赶车人放了心,宋通、阿史那博恒等人,也接连向神武营的兵士们拱手道谢。

  崔希逸骑在马上回身看去,只见从山岗上的营门处,一直到身前,神武营的兵士们各自腰挎横刀、箭囊,都是躬身施礼。

  心中感慨、感谢,崔希逸连连拱手,与梁和等兵将们依依不舍地道别。

  这边的队列向大斗拔谷的北端走去,神武营的兵将们,静立着目送。

  不知是谁先行唱出口,大斗拔谷中,立刻回荡起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歌声。

  不知道是否还能再来探望神武营的兵将们,崔希逸眼中湿润,不断地回身拱手;

  那边的兵将们,也不知道能否再见到令人尊敬的这位高官,更是挥手不断。

  顺着大斗拔谷一路北行,哥舒翰与崔希逸等人道别后,先行回去大斗军军府。

  崔希逸一行,继续转向东边,回到了凉州城内。

  进入军府,装着金器的牛车,被司仓、司礼参曹接收后,立刻封存起来。

  陈晖、嵬飞猿二人也和新到的守卫兵士交割完毕,如释重负之后,跟在宋通身边。

  见都已安排妥当,崔希逸正要让王维暂去休歇,却听他说道:“陛下另有赏赐与大使!”

  崔希逸连忙整理了衣装,和王维穿过大堂所在的院落。

  宋通、阿史那博恒等人,也跟在二人身旁,一起走去内堂。

  正在门前值守的可斡朵利等兵士,见到崔希逸一行前来,也就放下心来:屋内不知何物,但只被宋通严令看守。这十来天实在是紧张万分,不敢稍有松懈。

  屋门的封条,经王维查验后打开,众人随即鱼贯而入。

  内堂正中的桌案下,摆着一只不大的木箱。

  王维再查验后,将其打开。其余人等,都是躬身肃立。

  将十余件金器依次放到桌案上,王维转身说道:“请大使过目,这是陛下亲赐大使的十一件金器!”

  崔希逸整理衣袍,拜舞一番后,站起身来。他正要与王维说话,却又被示意亲自查看那十几件金器。

  王维只道:“请崔公拿起来仔细查看。”

  心知肯定有寓意,崔希逸神情肃然,再转去一一查看。

  拿起一把金酒壶,他左看右看,并无异样。

  再将金壶反过来,已看到底部有几个小字。他仔细辨认,只见上面镌刻一列小字:赐·金城公主李奴奴·景龙四年。

  崔希逸略做沉思,就大叫一声:“陛下恩遇,臣必效死!”喊罢,他哭拜在地。

  宋通知道,史书里面记载的崔希逸,见到这些金器也是大哭一场。但哭与哭的内涵,却是迥然不同。

  这些金器,是金城公主当初和婚吐蕃赞普时,大唐中宗皇帝赠送的嫁妆。

  因为近几年唐蕃双方有些和平基石松动的迹象,身在吐蕃的金城公主,就将这些金器,反赠回大唐,寓意保持和平,不要妄兴兵戈。

  史书里的崔希逸,见到这些赏赐,立即就知道李隆基是暗含着怨责的。

  崔希逸不辨真伪地贸然发兵,使得唐蕃双方的和平状态,立即打破。因此,虽然李隆基仍是要对作战胜利的崔希逸予以表彰,但却赐来代表和平的这些金器。

  史书记载中的崔希逸,看到这些后,悔恨得大哭不已。

  但此时已是不同!因为朝廷以及李隆基,已经接连收到了崔希逸,欲要一战而安定唐蕃永久和平关系的策略。

  虽然对于这个策略还未下定决心,但李隆基此时送来的这些金器,就可代表为以和婚这种令人倍觉难堪方式,维持的和平,并不牢靠。

  历史中,无数例证证明:和婚或许能够换得一时的安定。但要想得到永久的和平,就只能靠实力说话,而非指望不断送去女子与蛮人为妻。

  比如匈奴人,得到了汉家无数女子、绢帛,但仍是作乱不休。最终,还是靠着卫青、霍去病、窦固、窦宪等名将,才逐渐解决了匈奴人的侵扰,并使其消失于北面的草原、大漠。

  大唐虽然亲睦诸族,但以宫室女送去和婚,毕竟是令人痛苦的事。

  即如金城公主,十二岁就被送去千万里之遥的的吐蕃和婚。唐中宗将其认为养女,颇为不舍她的离去。送出百里以外,唐中宗还是唏嘘着涕泪齐下。

  试想,若非真的犯难,任谁愿意将女儿送去蛮荒之地。

  崔希逸痛哭连声,王维等人连连劝止。

  许久,崔希逸才在众人的劝说下,止住悲伤,坐进椅中。

  沉默半晌后,崔希逸慨叹一声后,再又站起身来。

  在静立众人的注视下,他拔出腰间的横刀,再猛地挥刀,将桌案一角斩落。

  在众人肃穆的神态中,崔希逸呆站片刻,再将横刀收回刀鞘内。

  望向南方,他慷慨地说道:“汉家无奈之和婚,大唐自此必休止!金城公主远在蛮蕃,某必亲迎回到大唐!”

  宋通等人立刻拱手应诺,王维连连点头称是。

  暗自呼口气,崔希逸再又显得黯然神伤。

  王维见状,连忙拱手问道:“大使,先保重身体,不必多有悲伤。”

  崔希逸略微摇摇头,再看向王维问道:“王拾遗此次前来,只为宣慰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6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6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