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惊天大案_反贼:系统零基础指导造反
笔趣阁 > 反贼:系统零基础指导造反 > 第314章 惊天大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14章 惊天大案

  浮屠寺是下邳乃至徐州第一古刹,一向香火鼎盛,每日前来上香的信徒络绎不绝。

  这日,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了浮屠寺的山门前,从车上下来的正是琅琊王氏家主,中书令王湛。

  与其他虔诚的香客不同,王湛来浮屠寺并非是为了上香,而是前来与浮屠寺的住持

  广空大师谈论佛学。

  自从萧铮任命崔茂之子崔远为中书舍人,间接架空了自己本就为数不多的权力,他便敏锐意识到萧铮心思有了变化,说不定已经对他们这些世家动了杀心。

  为了让萧铮找不到对自己和王氏一族动手的借口,王湛便开始了韬光养晦,几乎不再过问政事,不是在家读书闭门谢客,就是外出与高僧谈佛论道,一副看破红尘,与世无争的样子。

  而浮屠寺身为徐州第一名寺,广空大师又是天下有名的高僧,自然格外受到王湛的青睐,来得尤为频繁。

  一看到王湛的身影,早早等候在山门前的广和大师便带着两名僧人迎上前,双手合十对王湛施礼道:“阿弥陀佛,欢迎王施主驾临本寺。”

  王湛微微一笑,也双手合十对广和大师回礼道:“今日恐怕又要打扰贵寺广空大师修行了。”

  “阿弥陀佛,王施主佛法高深,乃是本寺的贵客,广空师兄也是很想与王施主探讨佛法的,他已经在贵客房备好薄茶,就等王施主大驾光临。”

  “话不多说,我怕广空师兄久等,王施主且随我来。”

  言罢,广和大师在前面带路,示意王湛与他一道去见广空法师。

  王湛说声“有劳了”,随即便不紧不慢跟在广和法师的后面进入寺院。

  他们一路绕过钟楼鼓楼和大雄宝殿,上了后面一条长长走廊,长廊两侧密密麻麻种满了各色花草,错落有致,煞是好看。

  王湛来过多次,早已经轻车熟路,知道走廊尽头那间竹林环绕的小院便是浮屠寺的贵客寺,广空法师就在里面等着他去谈佛论道。

  但谁也没有注意到,长廊一侧的花丛中,一双锐利的眼睛正死死盯着边走边与广和大师谈笑风生的王湛,他手中的弓弩更是悄无声息对准了王湛……

  “咔”

  随着一声轻不可闻的扳机扣动声,破风声大作,一支闪着幽光的弩箭径直射向毫无防备王湛……

  王湛只觉得脖颈处突然一凉,随即一阵剧痛袭来,伸手一摸,手上顿时沾了满手鲜血。

  他张大嘴巴想呼喊,却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,随即两眼一黑,重重倒在地上,气绝身亡,一命呜呼……

  谁也想不到,大宁的三朝老臣,萧铮的中书令,会在一座小小的寺庙中死于非命。

  事发突然,广和法师和几个僧人完全来不及反应,只是傻傻呆站在原地。

  直到王湛倒下,他们方才如梦初醒,立即在长廊中大声呼叫,想要其他人过来帮帮他们……

  但是当其他人赶到时,一切都已经晚了,弩箭上显然是淬了剧毒,王湛早已经毒发身亡,而凶手也早已经逃之夭夭,不知去向,只是在现场遗落了一把磨掉了编号的弓弩。

  朝中高官在浮屠寺被人刺杀身亡,此事非同小可,浮屠寺不敢等闲视之,住持广空大师亲自去了下邳县衙报案。

  县令听说死的居然是中书令王湛,也是吓得不轻,自知这绝非自己一个县令能够担待的,当即驱车前往齐王府向齐王萧铮亲口禀报此事。

  萧铮听说堂堂一个中书令居然在下邳遇刺,自然也是大为震怒,当即派人叫来玄武卫指挥使赵吉,限令他十日之内查出真相,抓住凶手,否则拿他是问。

  玄武卫的办事效率也确实高,凶手遗落在现场的弓弩尽管抹去了编号,但经过军器监的工匠辨认,还是认得出这把弩就是洛阳朝廷配发给军队的军弩,而且这种军弩比一般的军弩要小一号,射程不到百步,是专门提供给斥候用的。

  根据工匠提供的线索,玄武卫自然怀疑此事是洛阳朝廷派人所为,于是便开始在洛阳城中开始大肆盘查外来人员,尤其是重点搜查客栈和酒肆,很快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酒肆发现了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。

  此人不愿束手就擒,拼死反抗,眼见前来捉拿他的玄武卫实在太多,根本脱身不得,当场咬舌自尽,气绝身亡……

  但饶是如此,赵吉亲自去搜他查尸体,还是在他身上搜出了一瓶毒药,经过对比与刺杀王湛的弩箭上的毒药完全一致,由此证明此人正是刺杀王湛的凶手。

  尽管凶手身上没有任何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,但赵吉还是通过他身上的衣服料子查出这种布料来自关中……

  以上种种证据足以表明,刺杀王湛的凶手就是洛阳朝廷所派,至于他们刺杀王湛的原因,恐怕也只有去洛阳问陈晱了。

  王湛一死,整个琅琊王氏犹如倒了半边天,惶惶不可终日,既怕洛阳朝廷继续派人对王家之人下手,又怕王家失去了高官之位,从此日益衰落。

  毕竟当年萧铮起事之初,王氏族人为避祸纷纷逃离故土,留在徐州的田地接边萧铮按无主之地没收,导致琅琊王氏实力大减,但还是靠王湛个人声望和官位,勉强维持住天下第一世家的架势。

  但是如今王湛身死,谁也不知道王氏一族的未来何去何从。

 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此时齐王萧铮却主动向王家伸出了橄榄枝,表示愿意完成王湛生前的心愿,迎娶王宠之女王菡。

  王家自然大喜过望,但毕竟家主新丧,他们只能简单操办一下婚事,就派人将王菡嫁入齐王府,成为萧铮的侧妃。

  有了萧铮这座新靠山,王家上下总算心中稍安,不管怎么说,至少一时半会王家是衰落不了,说不定将来萧铮得了天下,他们王家的地位反而能够更上一层楼。

  其他世家看在眼里,心中也安定了不少,不仅仅是因为萧铮终于娶了一个世家之女,而是因为在王家落难之时,萧铮不仅没有趁机赶尽杀绝,反而主动拉了王家一把,由此可见他对世家还是有情有义的。

 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,迎娶王菡为侧妃不仅仅是萧铮一个人的意思,也是正妃韩凝的意思。

  没有人知道她身为正妃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,因为萧铮只有她一个妻子,不少人都认为她善妒,为了专宠阻止齐王萧铮纳妾,导致萧铮子嗣单薄,说句不好听,一旦世子萧澈夭折,她就是罪人。

  韩凝也知道这些流言蜚语并非全无道理,因此主动提出希望萧铮多纳几房妻妾,绵延子嗣,为萧家开枝散叶,萧铮也明白妻子的苦衷,最终也向王家提亲,纳王宠之女王菡为侧妃。

  一切皆大欢喜尘埃落定,但身为大理寺卿的王衡却感觉王湛遇刺一案始终有些蹊跷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6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6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